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宝法王 | 在愚痴的状态下,将烦恼舍弃,比受到烦恼的控制更好

噶举法幢 编辑组 噶举法幢 2023-10-28


摘自:大宝法王著《爱的六字真言》

整理:【噶举法幢】编辑组



问:您教导我们视烦恼为过患与弊端。既然烦恼是我们人类轮回经验中的一部分,不是可以藉由看到烦恼的空性而将它转变为智慧、转变为证悟的功德特质吗?还是我们必须对它惧而远之?


法王答:确实有方法可以转烦恼为道用,透过烦恼来修持。基本上,密言乘(金刚乘)中有这样的教法。


佛陀在教导声闻与缘觉时,曾解释八万四千种烦恼基本上皆源自所谓的三毒、或是三种根本烦恼(贪欲、瞋恨、愚痴)。于此三种烦恼中,佛陀特别强调贪欲的对治;在强调贪欲的过患后,佛陀提出对治它的方法为修持不净观、修净律戒、以及对贪欲的完全遮止等。


佛陀在教导修持菩萨道的大乘行者时,曾提到那些真诚地受到利他的大悲心而驱使的菩萨,不会受到贪欲的搅扰,因此对烦恼的铲除、抑是降伏无须太强调。菩萨修持的主要是慈悲,关心的是利他、对他人的利益,因此即使菩萨起了贪念,他的贪念并非独立而有,也不至于强烈到无法自制,所以菩萨能够以贪念为道用。


佛陀在开示金刚乘时,教导我们甚至瞋恨也可以作为道用,意思是当一个人完全受到无量大悲心的驱使时,他的瞋恨完全不敌他的悲心,因此无须将瞋恨分开来对治。金刚乘主要对治的烦恼是愚痴,透过运用智慧的各种面向,例如智慧的五种面向来战胜、或是对治愚痴。


你提到三毒就某种程度而言是我们目前的天性之一。基本上,我们贪爱一些东西,并且憎恨任何阻挡我们获得它们的障碍。在愚痴的状态下,我们误将轮回的悲凄视为快乐,误将不完美的、无常的欢乐,视为是圆满恒久的欢乐。


举例来说,我们都会生气,但是想象一个自内心极度生气的某个人,他在那么生气的情况下,他的意识中完全容不下对任何人的爱与慈悲。然而,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没有爱与慈悲的本具自性,这些都还在,只是处于一种潜隐的状态,没有展现出来。我们不可能在处于完全愤怒的同时生起慈心。对于一个极度愤怒的人,百分之百地将愤怒舍弃是非常、非常地有用,否则就会反倒受到愤怒的控制;如果他还试着去细分那些愤怒、或是哪些愤怒的面向是有用、值得的,哪些则是无用、不值得的话,那么这就可能会成为愤怒再度生起的基础。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贪欲与愚痴。


如果有人可以真正地区分烦恼有用的、值得的地方与它完全不值之处,那也就罢了。但若我们无法做到这么细微的区分,最好还是将烦恼一刀两断地舍弃,因为这比受到烦恼的控制来得好。



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 

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

关注我们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